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蕃簽市

蕃簽市,由現今之旌義街與博愛路交叉路口算起,經集雅軒會舘後面之共和街,由北至南整條共和街皆屬蕃簽市,非常有名的甕牆即位於此街南端。

此街在乾隆15 年(1750),笨港溪河道變遷,南移至今博愛路溪仔底一帶,直至嘉慶7年(1802),河道再南移為止,這五十多年間,都仍然屬於是天然河堤內側,河床斜面上所形成的蕃藷市集。北港四周的農民,或肩挑,或以竹筏載至此處販售蕃藷簽,因而得名。

早期窮人多於富人,吃白米是富人才有,一般家庭捨不得吃,偶爾逢年過節才白米摻雜蕃藷簽下去煮,所以蕃藷的消費量比白米多,農人或佃農有稻米收成也是販售換現金購民生用品。一直到民國四十年代,政府的經濟策略仍是「以農業培養工業」,米與糖等,都是外銷的農品。一般家庭或海岸一帶的小孩都是吃蕃藷、蕃藷簽長大的。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北港鎮23.566970, 120.303614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95863
  • 所在地-經度
    120.285885
  • 是否開放
  • 資料來源
    1、田野調查
  • 時間分期
    清朝乾隆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 撰寫者
    紀雅博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59586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28588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北港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23.566970, 120.30361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