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詩報》第167號

《詩報》第167號,發行於昭和12年(1937)12月19日,刊載當時騷壇消息與臺灣各地詩社、徵詩、投稿之古典漢詩作品。《詩報》創刊於昭和5年(1930)10月,前後共刊行了14年,直到西元1944年才因為太平洋戰爭不斷升溫而畫下句點。儘管《詩報》也經歷過為帝國主義頌揚等等的尷尬時期,但的確是我們回頭了解台灣古典文學的重要窗口。

「學校已廢漢文。書房不容易設。鼓舞讀漢文惟此詩社詩會可以自由。故不可無發表機關。」以上的文字來自《詩報》創刊主旨的第四條,說明了古典漢學在日本統治下的難處。除了來自日本官方教育一步步廢止漢文教學、漢文版報紙的停刊;古典漢文還必須面臨白話文、新文學等等風潮的挑戰,處境不可謂不困難。

《詩報》除了是當時少數獲准發行的漢文雜誌,也是日治時代發行最久的傳統文學刊物。該報集當時數以百計的臺灣、日本漢詩詩人之作、冶傳統文學作品於一爐,延續古典詩文傳承十數年,《詩報》之刊行流傳實別具歷史意義。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田野訪談
  • 撰寫者
    傅恩弘
  • 創作者
    傅恩弘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37/12/19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