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黃朝琴先生,相貌已見虎虎生風,身上一襲長袍馬褂,穿出富家子弟的氣質。根據耆老回憶,他這套服飾在1985年《黃朝琴回憶錄》出版時,還保存完整。黃朝琴在回憶錄中的老照片,不同穿戴正訴說了不同的時代背景。例如:1907年(民前4年)一張特寫中,10歲的黃朝琴先生仍留著長髮辮。那時是他的母親終於答應為他買下渴望已久的金表,拍照時他還刻意交叉小手臂,亮出金表,露出得意笑容。黃朝琴(1897-1972)10歲失怙,由母親撫養長大,早年負笈遠遊,先後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暨美國伊利諾大學專攻政治經濟。他曾任外交官、首任官派臺北市長、臺灣省議會議長、第一銀行董事長等職,定居家鄉鹽水期間曾經催生朝琴路上的國宅改建、並且在第一銀行鹽水分行設立清寒獎學金、提攜後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