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龜溪贊天宮感化堂

斗南鎮石龜里石龜溪聚落有間名為「贊天宮感化堂」的廟宇。此間祠廟主祀神為「五聖恩主」,亦即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司命真君、豁落靈官與精忠武穆王。此一信仰體系也就是一般民間所俗稱「鸞堂」。

根據廟內留存「贊天宮感化堂沿革史畧碑文」,在昭和6年(1931)11月組織「神道研究會」,首推陳大頭擔任會長,葉清河為副會長,昭和7年(1932),自彰化縣田尾鄉小紅毛社「慎化堂」析分。適逢莊落內「明善堂」葉清河元配呂治,因求恩於慎化堂,深感石龜溪聚落人口眾多,地廣肥豐,考量建造祠宇作為揮鸞勸化,普救造福。葉清和動身往北探查之後,返鄉與陳大頭、蘇添民、陳甲乙、黃招麟等人,決心創立鸞堂,最終玉皇大帝降旨紅毛社「慎化堂」准賜「感化」堂號。

昭和12年(1937)7月因皇民化運動遭改為「日本佛教佈教所」,直到戰後才於民國35年6月恢復相關事務。實際踏訪以及考證相關文獻,迄於此時都還尚稱「感化堂」,直到民國62年准賜陞宮,賜號「贊天宮感化堂」。由於舊有廟體空間陳舊狹隘,遂另興建一棟新的祠廟,因此「贊天宮感化堂」同時保留舊有廟體以及早期宣揚教化的講堂。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南鎮四維路46巷5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64102
  • 所在地-經度
    120.483178
  • 是否開放
  • 現況
    良好
  • 資料來源
    1、 《台灣省雲林縣市寺廟文獻大觀》 2、 《雲林縣寺廟文化專輯-下》 3、 《台灣寺廟大全》 4、 贊天宮感化堂沿革史畧碑文 5、 田野調查訪談
  • 時間分期
    日治迄今
  • 撰寫者
    沈沐蒼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6410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48317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雲林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斗南鎮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四維路46巷5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