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5年(2006),桃園眷村在眷村改建的政策下幾乎悉遭拆除,有鑑於此,當時的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即依「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進行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搶救文化記憶,並以之於民國98年(2009)編輯、出版了《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一書,此文即為當時的記錄。
每逢過年時分,便是擁有豐富人文色彩的眷村於一年中最顯熱鬧的時刻。眷村的過年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味道,如寫春聯、團拜、作美食等。早在過年前一個月,眷村媽媽就已開始為過年做準備,聚在一起灌香腸、曬臘肉、蒸甜酒、作年糕、炸麻花等,空氣中瀰漫著各式臘味的氣息。不絕於耳的鞭炮聲同樣是眷村新年的風景之一,除了顯得熱鬧外,也是眷村小孩的最愛。揮毫寫春聯,讓村內布置得滿地紅,更是別具意義的眷村過年風光,無論字跡美醜,寫上對來年的嚮往、子孫的家訓等,不僅僅是除舊布新,更多了一分鄉愁與文化的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