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墳墓-憲光二村:昨日今時

為了將桃園常民史與「竹籬笆」的庶民生活做詳實記錄,保存屬於大家的桃園成市記憶,民國107年(2018)11月,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了《憲光二村:昨日今時》一書,這是其中一篇。
早期,桃園市龜山區大同路與憲光二村之間的山坡上都是墳墓,日治時代的《臺灣地形圖》上即有標示。後來地主要蓋房子,公告墳墓遷址,一共遷了三百多座墳墓。憲光二村眷戶居住這麼多年,並無發生駭人的事,大家過得很好。畢竟軍人經歷過了多次戰爭的慘烈。當然還是有住戶很怕鬼,晚上都不敢出來。村子與墳場間有約1.5公尺高的圍牆,個頭高一些的孩子一翻就過去了。每到清明節,墳場就非常熱鬧,有些村裡的孩子甚至會幫忙來掃墓的人拔草、清潔,賺點外快。靠近籃球場水井旁有條小路通往大同路,聽說早期還有清朝的墓碑,坡上有1幢廢棄了的黑色小木屋,是孩子口中的鬼屋,也是大人禁止小孩靠近的區域。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儒柏-陳錦昌
  • 創作者
    編者:梁銘剛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8/11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