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師」(住在台北橋頭,製作獅頭,技藝精湛)於1924年到北投傳藝,「義塗師」陳義塗(北投清江獅團的早期代表性師傅)得其真傳,於同年成立「義塗獅團」。「阿水師」到北投傳藝時,洪來旺剛滿九歲,跟在「義塗師」身邊打雜、學做獅頭,獅團表演時扮演「獅鬼」。
洪來旺12歲自七星公學校輟學,進入襪廠工作,同年開始拜師學習「太祖拳」的各種拳法:三戰、彩戰、屈戰、五步仔、貓洗臉、四樁、三腳虎;同時學習大刀四門、舞旗花、插丈二、抾槌、中欒、鐵鞭、雙劍、雙刀、盾牌帶等器械。洪來旺17歲時跟著日籍房客學做齒模,學成後幫人做齒模,餘暇鑽研如何將武功招式融入舞獅藝術。他強調:「舞獅技巧大多為武術的手法、步法、身法、腳法等轉換而來,所以舞者若沒有紮實的武術訓練,便無法將「獅」的神采、威猛與靈巧充分地表現出來。」。北投各獅團具紮實武術基礎,獅藝精湛,較知名的有「清江獅團」、「新武獅團」與洪來旺的「中央獅團」,鼎盛時期有20幾個獅團,而有「獅穴」之稱。
洪來旺一生獻身製作獅頭、傳授獅藝及武術,獲得「獅頭旺」尊稱,並於1998年獲台灣省政府頒發終身成就獎,2006年獲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2008年獲全國老人英雄獎,2010年獲頒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