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茄苳腳埤

雲林縣大埤鄉嘉興村舊稱「茄苳腳莊」,莊落的開發源自於最初往來笨港一帶經商的謝水性,當年集資遠自當今的大湖口溪興築「茄苳腳埤」堰堤引水灌溉。當時清領時期記載雲林縣水利埤圳「陂匠」一職者,僅見於「茄苳腳埤」,可說是雲林水利史相當罕見。清領時期《諸羅縣志》已有茄苳腳埤水利設施的記載,到光緒年間《雲林縣采訪冊》他里霧堡有關茄苳腳埤記載更為詳盡:「茄苳腳埤在縣西南十四里,源發梅坑溪。居民於包厝莊開渠引水,廣五十餘丈,溉田四百六十餘甲。下通荷包連陂。昔年謝家開築,陂匠五年一換。」

透過田野訪查與資料蒐集,發現康熙39年(1700)時,謝水性已在茄苳腳周邊進行墾拓。茄苳腳埤圳所開鑿引取的水源,早年所寫的梅坑溪,乃是大湖口溪的上游支流。後歷經多次洪患改道以及明治41年(1908)「公共埤圳規則認定」,而載為大湖口溪。

當今所見茄苳腳埤取入水口位在斗南鎮石溪里的永和聚落,制水閥等設施則是二戰後,美援借貸進行相關設施的修築。至於清代和日治時期文獻所載的「包厝莊」僅有當地人,且當今年紀約略8、90歲以上的人才知道是指斗南的石溪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 《諸羅縣志》 2、 《雲林縣采訪冊》 3、 總督府公文類纂 4、 田調口述
  • 撰寫者
    沈沐蒼
  • 創作者
    謝水性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4/2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清治時期
  • 地點
    拍攝地點
    雲林縣大埤鄉 (120.4242401, 23.651908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