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箔子寮漁港啟用與龍王祭

民國65年10月26日,箔子寮漁港正式啟用,諸多地方民眾、漁民一同參與慶祝活動,並舉行盛大的龍王祭,祈求具有司水降雨功能的龍王,能保出海風調雨順、漁民出入平安,以具體行動表達對箔子寮漁港啟用的歡愉之情,此照片即為當時所攝。

在箔子寮漁港啟用不久之際,其也獲得漁業局支持,獲准擴建為遠洋漁港,並在後續幾年間陸續完成堤防、港口、碼頭、防波堤等擴建,甚至在鄰近村鎮設立漁產加工廠,促進整體鄉鎮的經濟發展。

箔子寮漁港的啟用除了帶來遠洋漁業、加工出口、通航的蓬勃發展之外,相對地也取代了原先居民的海上竹筏捕魚技術。早年在冬至前後,當地居民常在沿海沙洲,如海豐島、外傘頂洲等處,搭建烏倉寮,以及使用相當普遍的捕撈運輸工具,海上竹筏,來捕撈南下過冬的高經濟魚種如烏魚等,獲得相當高的經濟報酬。這種作業模式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富有豐富的漁村生活經驗及先人智慧,但也因漁港的開發、技術的純熟進步,這種傳統技藝也難逃流失的命運。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1、曾人口總編纂,《口湖鄉志》,雲林縣口湖鄉公所,民100.12。 2、雲林縣政府,《雲林文獻 二十六輯》,大事紀,頁330、361等,民65。 3、田野調查
  • 撰寫者
    陳建安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6/10/26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