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量水器室

早年在雲林縣境內諸多重要水利圳渠沿線可見尖錐形的小房舍,這是在埤圳興建完工後,監測水位變化,以免對水圳周邊沿線聚落或田園造成不良影響的設施,外觀通常呈現六角形,名為「量水器室」。目前這種量水器室可能僅存於雲林縣境內,尤其以濁幹線、虎尾溪別線沿岸居多。雲林7、80歲以上的農民會把量水器室稱為「水針室」,耆老指出,早年除了偵測水圳、埤塘沿線水位或流速的變化之外,還會用以偵測水的濁度之用。

這類設施早年都是派駐人力看守監測,以作為啟閉水閘、調節流速、監控水位,避免沿線田園、聚落,突然遭逢水位過高暴漲,或流速太過湍急,沖毀水利設施,甚至湮沒周遭田園,造成嚴重損失。此外,濁水溪的含沙量高,流速湍急,透過濁度的監控,可預警水圳渠道淤積,以利於農田的灌溉,並免於突然間淹水之苦。

這種外觀如同鉛筆的「量水器室」,也就是農民俗稱「水針室」,目前尚能在濁幹線沿線,尤其是虎尾土庫境內見到,分別位於虎尾農工後方一座,三合里兩座,土庫埤腳一座,並且從人力定時監測記錄進步到電腦網路遠端監控系統操控。

基本資訊

  • 別名
    水針室
  • 資料來源
    1、 《台灣省雲林縣農田水利會志》 2、 口述田野訪談
  • 撰寫者
    沈沐蒼
  • 創作者
    沈沐蒼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4/23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