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管厝前的老奶奶照片

此張照片為1940、1950年代,西螺鄉下屋前老奶奶的留影,她穿著中國傳統斜襟式上衣站於屋前。老奶奶後面的房屋為台灣一般農民的典型「竹管厝」,早期臨濁水溪的鄉下到處有竹子,竹子有許多用途,其中一個為建造房屋。竹管屋會先取較大、較直的桂竹做為支柱,支柱間以較細的竹管連結形成面的結構、再將竹管剖成細條狀,以夾編的方式構成牆面的骨架,最後將混和稻草、黏土、石灰的黏狀物填充塗抹在牆面,並於表面形成屋牆。此外,連屋門也使用竹子簡單編成竹籬以隔內外,旁邊的籬笆、養雞的圍籬,皆以取竹為材;屋頂則使用稻草類的長莖植物來進行覆蓋。從照片中上可以看出來,竹管厝的支柱以傾斜,牆面也因風吹雨打也已脫落殘破,可能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竹管厝是利用竹子為主體,並利用黃藤固定位置,屋子牆面是利用竹片編織,外表會在塗上一層牛糞來固定與防風、防雨,早期牛糞是很好取得的,每年都會定期補修,在屋頂鋪上約三層的茅草來防止雨水與太陽,兩三年就必須換一次,勤勞的每年都會為屋頂換上新衣。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趙元才
  • 創作者
    螺陽文教基金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點
    拍攝地點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街 (120.4625087, 23.801864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