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河於昭和19年以金河診所在地方執業,民國49年5月23日,由美國宣教師孫理蓮女士主持的「基督教芥菜種會」在王金河診所的會客室成立「北門嶼免費診所」,以收容治療烏腳病患者及治療砂眼為主,對於一般內科、小兒科的病患也予以治療,還進行外科手術,一切治療皆為免費。由孫理蓮牧師娘募款購買藥品,南投謝緯醫師負責開刀,王金河醫師接手開刀後病患的醫療照顧,住院人數最高曾達近百人。
被尊稱為「烏腳病之父」的王醫師為烏腳病義診三十年,伴烏腳病患度過了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輕歲月,視病如親。為紀念王金河醫師悲天憫人的情懷,特在原「王金河診所」成立「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與「白宮」(烏腳病房)、「烏腳病患手工藝生產中心」、「基督教芥菜種會北門免費診所」、「北門嶼基督教會」等建築連成園區,成為認識烏腳病史的文化景點,除詳實這段歷史,也將發揮教導的功能,喚起下一代對環境、生態、公共衛生的關注,緬懷王醫師奉獻付出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