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善慧法師

  善慧法師,本名江清俊,善慧乃其字,於1881年(光緒7年)3月8日出生,著名的基隆月眉山靈泉寺的創建者,爲曹洞宗代表。祖籍福建省汀洲府永定縣,居基隆的新興街。

 

  1900年(明治33年),來自福建鼓山湧泉寺的善智、妙密2高僧,來臺準備弘揚佛法,當時,他們借宿在基隆奠濟宮後面的樓上,奠濟宮則成為臨時說法的道場;江清俊前往聽講,從而受學佛經。

 

  1902年(明治35年)由善智法師引導,至鼓山湧泉寺落髮出家,法號常覺,字善慧,別號露堂;隨後返臺,由林來發居士獻月眉山寺地,於基隆月眉山創建靈泉寺,開創了日治時期臺灣佛教四大派系之一的「月眉山派」。

 

  1913年(大正2年),遠赴印度、緬甸朝聖,請回玉佛20餘尊、佛舍利。

 

  1916年(大正5年),善慧法師與日僧創辦「臺灣佛教青年會」,繼創設「臺灣佛教中學林」,先後充任學監林長,培養釋門人才。並於1917年(大正6年),應臺南士紳的請託,重興法華寺、彌陀寺。

 

  1924年(大正13年)設立「靈泉佛學院」。同年、次年,先後於福建鼓山湧泉寺,恰山長慶寺開壇傳戒,並出席東亞佛教大會與太虛大師等密議。

 

  1932年(昭和7年),與鼓山虛雲禪寺共同出刊《星燈集》。1933年(昭和8年),將靈泉寺住持職位,傳與善智法師的弟子德馨,自己則遊歷南洋弘法,在馬來西亞檳榔嶼極樂寺主持3年。1938年(昭和13年)返滬杭,組織「中日佛教會」。

 

  1940年代(昭和15-20年間),善慧法師返回基隆的靈泉寺,親自傳授四衆大戒;其後隱居臺北縣北投淨蓮院,間應各地之請講經說法。戰後,爲響應太虛法師的號召,籌組「臺灣佛教總會」。

 

  1945年(民國34年)12月11日,善慧法師圓寂於士林鎮啓明堂。世壽65歲,僧臘44年。

基本資訊

  • 別名
    本名:江清俊 / 法名:常覺 / 別號:露堂
  • 出生地點-名稱
    基隆新興街
  • 生年月日/時期
    1881/3/8
  • 國籍
    中國、日本、中華民國
  • 撰寫者
    李季庭(亞洲數位典藏)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雅玲,1997年4月。《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63。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提供   //   【參考書目】 1.陳雅玲,1997年4月。《臺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頁:62-6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李季庭於2019年6月26日引述編撰 2. 陳其寅、龍運鈞,1959年2月。《基隆市志──第二十種:人物篇》,頁:51-52。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8月22日引述編撰
  • 卒年地點-地址
    大西路54號(啟明佛寺)
  • 卒年地點-縣市區
    臺北市
  • 卒年地點-緯度
    25.0910159
  • 卒年地點-經度
    121.524733
  • 卒年月日/時期
    1945/12/11
  • 性別
  • 職稱
    善慧法師、學監等。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參與組織
    月眉山靈泉寺、臺灣佛教青年會、臺灣佛教中學林、靈泉佛學院、中日佛教會、臺灣佛教總會等。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清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