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顏氏家族及其姻親

  「顏氏家族及其姻親」照片,拍攝時間為1930年代(昭和5-14年間),拍攝地點在基隆陋園內家祠。顏氏家族,為「臺灣五大家」中的基隆顏家;相異於其他4大家族以「大地主」身分發跡,顏家在歷史舞台上的出現,是與「臺灣礦業」的發展息息相關。

 

  陋園,即今基隆建國新村、光隆商職、及其背後山丘的範圍。在日治時代,為日人木村久太郎的別墅,其庭園設計,揉合了日本式、西洋式的建築藝術,典雅精緻,佈局自然,堪稱當代名園之一,時人稱為「木村御殿」。1918年(大正7年),木村返日,將此園讓售給基隆礦業鉅子顏雲年、顏國年,顏氏改稱「陋園」。

 

  1940年代(昭和5-14年間)初期,太平洋戰爭時,陋園的部分庭院,被日本海軍強行徵收、作倉庫。戰後,陋園被歸類為「日產」,而由中華民國政府的海軍接收。

 

  顏國年三媳施素筠表示:「雲年氏長男欽賢兄到市政府交涉,要領回家園,但被要求一筆天大的現金,欽賢兄不服,被列入黑名單。二二八時他知道危險……之後不敢再去談及這塊是非之家園。50多年了,這塊地一直被當做日本人財產,而登記為政府官地使用著。」

 

  顏氏家族,在1960年代(民國50年代)金、煤2礦業處於斜陽之時,改弦更張,展開多角化的經營網,不僅從事造船、金屬工業,也嘗試投資公共運輸業;顏家子孫,也承繼了其父祖重視文化教育的家風,學有專精,然而現今大多數身處異邦。他們企盼有一天能夠重回陋園舊地,建設那裏,成為凝聚家族力量的歸宿。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慈玉,2000年7月。《顏家在臺灣礦業史上的地位》,頁:照片頁1。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顏家後代提供   //   【參考書目】 陳慈玉,2000年7月《顏家在臺灣礦業史上的地位》,頁:37-38、149-152、165。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6月12日引述編撰
  •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 創作者
    吳丁玲兒、施素筠、劉顏碧秋等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