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瓦磘溝願景社

永和社區大學於2014年4月開始編輯《我家後巷有小河-瓦磘溝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一書。網羅了關注瓦磘溝的成員: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文史工作者許明正、陳東華,及永和社大「123生態雙和社區師資培訓班」的成員張品、張蔭淥等人共同編輯。

書籍出版後,「123生態雙和社區師資培訓班」成員共同討論,如何將生態雙和不同面項議題得以擴大組織經營,也提供社區師資實踐基地。因此分組成立「城鄉好行單車社」「永和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以及「瓦磘溝願景社」三個公共性社團。公共性社團為社區大學倡議者黃武雄的特殊設計,與學術、生活藝能、社團課程並列三大類課程。目的在於發展人的公領域,促發民間力量的形成。

「瓦磘溝願景社」社團運作方法與內容,初期均在「123生態雙和社區師資培訓班」進行討論,並由社區師資認養操作。社團以免學分費、繳交500元保證金的方式,於2015年7月開始正式對外招生,9月17日進行第一次聚會,初期運作即邀請各方關心瓦磘溝成員,除文史工作者許明正、陳東華,「生態雙和願景聯盟」召集人梁銘剛、劉柏宏共同加入。依社大學期運作運作,召募社區成員,以持續關心瓦磘溝議題。

基本資訊

  • 傑出成員
    許明正,張品,陳東華,張蔭淥,梁銘剛
  • e-mail
    communit@mail2000.com.tw
  • 聯絡地-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
  • 聯絡電話
    02-29236464
  • 撰寫者
    永和社區大學
  • 創辦人
    永和社區大學
  • 創辦日期
    2015-09-17
  • 創辦地-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