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仍有省籍對立的年代,眷村二代的孩子最能感同身受。曾住在桃園陸光四村的劉若凡曾就讀桃園國小,作為班上少數的外省人,劉若凡的感觸很深,他說:「以前的桃園很奇怪,桃園中壢分得很清楚,桃園都是臺灣人居多,內壢一過是客家居多。在我們班上,我跟客家人就是少數,在那個時候,同學會叫我們『外省豬』,但我在高雄念小學三年級時,卻沒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劉若凡表示,二十歲時出社會找工作,長官看到履歷也只是問幾句「你外省的嗎?」、「會說台語嗎?」,而從小在眷村的大的他,臺語說得非常「輾轉」。劉若凡事後思考求學的過程表示,雖然當時有些許排擠的感覺在,但對這群眷村二代的外省孩子來說,影響也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