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眷村居民大都有著排隊領眷糧的經驗,桃園太武新村原眷戶韓素琴,回憶起眷村糧食的配送,她說:「當時配給有米有麵粉,麵粉的分量比米少,但孩子多吃不夠經常透支,沒有錢還能賣一個米票來買菜,如果仍不夠只能標會最後在補上。」過去軍人薪水微薄,家中孩子又多,韓素琴一家的生活並不優渥,她苦笑著說:「我先生有一次回家,他問我說:『家裡有沒有錢啊!還夠不夠用啊!』我回他:『還夠用啊!』但實際上是沒有錢,先生身上也沒有,跟他拿錢也只是讓他心煩、難過,我們有一個禮拜什麼都沒有吃,就是公家領的飯,用很多水來煮稀飯,乾飯用一點油加醬油來炒當作配菜,喝稀飯水,配乾飯吃了一個禮拜,連蔥都買不起,吃到我腿沒力走不動。」韓素琴表示在經濟條件不佳的年代,大家都是這麼過日子,哪像現在孫子輩的孩子,看到滿桌子的菜中沒有他喜歡吃的料理,不吃這個不吃那個,不像我兒子他們小時候什麼都吃,連一塊錢的鹹菜都吃得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