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食譜─蠣餅

蠣餅是福建沿海地區的傳統小吃,各地作法類似,但用料有所差別。台灣常見的為「蚵嗲」,馬祖的蠣餅外表較為光滑,且米漿與內餡也與「蚵嗲」不同。

2018年10月13日連江縣文化處主辦「馬祖好食─獅子市場採買趣」活動,依據引路人陳高志老師的導覽解說,早年,蠣餅上方總有一兩顆花生,是因為有些經濟能力較好的人家,會自己切一些豬肉絲請老闆加進去,為了避免有豬肉絲的餅和一般的餅搞混,所以就黏花生上去做記號。早期也會用一種叫做「油龍」,福州話讀作「ㄧㄡ ˇ ㄌㄧㄥˋ」的魚切塊後,放在蠣餅上一起炸,香氣四溢令人食指大動。

食材:黃豆粉、在來米粉、豬肉、牡蠣、粉絲、高麗菜、薑、青蔥、花生、鹽、米醋、白糖。

作法:

1.將黃豆粉、在來米粉加入清水做成米漿。

2.粉絲泡水切成小段,豬肉、高麗菜切絲,薑與青蔥切末,米粒洗淨。

3.將粉絲、蔥薑末、高麗菜絲加入鹽、米醋、白糖,攪拌均勻作成內餡。

4.取大湯匙,先抹上油,塗上一層米將成圓形,放入內餡、牡蠣、豬肉絲等,在裹上米漿,放上兩三粒花生。

5.起油炸鍋,將大匙做好的蠣餅輕輕放入油鍋,略定型後即可輕抖將匙拉回,再反覆翻面炸至金黃即可。

美味秘訣:

1. 蠣餅可單獨食用,也可夾入繼光餅一起吃。

2. 蠣餅內餡的配料可依喜好自行搭配。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18)。107年連江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整合協作平臺計畫。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楊逢元、劉慧婷、張韶庭、魏欣俞、謝欣諭(2010)。性格馬祖II 食膳馬祖。連江縣:連江縣政府。
  •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 創作者
    馬祖人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08/17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