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苗栗內山地區的拓墾

苗栗內山地區的拓墾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苗栗內山地區的拓墾

苗栗內山地區,泛指八角崠、關刀山山脈以東地區,山林資源富饒,是賽夏族、泰雅族、巴宰族等原住民久居之地。內山地區拓墾是苗栗境內除泰安鄉外,漢人開拓最晚、最艱辛的地區,因具地方族群、產業發展史價值,故列為苗栗大事件之一。

苗栗海岸、平原地區的拓墾,後龍、通霄、苑裡海岸、竹南與頭份部分地區,雍正年間已大致完成。乾隆年間,漢人開始進入苗栗內山地區拓墾,包含三灣、南庄、獅潭、大湖和卓蘭等地。三灣地區最早由墾民張可達等人於嘉慶6(1801)年共組「內灣十股」,開墾頭灣、二灣、三灣等地;南庄地區自嘉慶23(1818)年至道光23(1843)年,主要由黃祈英家族、四股頭家、墾民林奎松和張昆和等人,開墾今田美、獅山、員林和南富村;獅潭地區自光緒2(1876)年,以黃南球、劉緝光為首進行大規模武力拓殖,至同治末年,原住民退入山區,大量漢人定居於此;大湖平原、山區分別以吳定新兄弟「金和成墾號」、黃南球、姜振乾、劉玉山的「廣泰成墾號」為開墾主力,光緒15(1889)年大湖進入大規模拓墾時期;卓蘭地區最早由墾民江福隆於乾隆59(1794)年拓殖,曾於光緒10(1884)年發生原漢衝突事件,卓蘭軍民廟乃以此悼念。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撰寫者
唐菓創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苗栗文獻第四十九期:苗栗史上百件重大史事專輯》,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2012年
時間起
清朝光緒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