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由「科舉移民」到「開臺進士」──鄭用錫等臺灣進士的科場之路

本文主要透過部分舉人、進士留下的考試硃卷資料,以及近年的研究成果,來探討開臺進士鄭用錫和北門鄭氏家族。首先回顧過去學者對鄭家的研究,也簡單介紹近二十年「科舉學」的發展。接著談鄭用錫的科舉經歷,並引用當時秀才考試留下的詩文,讓我們更清楚了解考試過程。

從舉人到進士,能夠一次連續考上的人非常少。鄭用錫自己舉人就考了三次、進士考了兩次才成功,可見科舉之路十分艱難。而考中進士後,要真正等到官職,往往還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久。臺灣的進士只能先回鄉等待,在這段期間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例如協助平亂、捐輸、建城,並因此獲得比一般七品官更高的頭銜,以利未來分發。有些人雖然最後取得官位,卻未必實際赴任,或者只短暫任職幾年,就回到家鄉主持書院,培養後進。

除了正科出身的人才之外,清廷也會任用「捐納出身」的人。像板橋林家的林平侯,就是靠捐納進入仕途。他在回臺前已做到署柳州府知府,官位比多數正科出身的進士還要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許雪姬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4/12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