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當代新竹市佛寺經營與管理:以寬謙比丘尼在新竹與北投兩地的發展經驗為例

本文以寬謙比丘尼在新竹與北投兩地的發展經驗為例,討論當代佛寺經營與管理的新趨勢。寬謙比丘尼善用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結合相關佛學著作,作為其弘法從臺灣走向國際的重要依據。同時,她亦推廣現代佛寺建築理念,並落實於具體的規劃與實踐之中,展現宗教空間與時代需求結合的前瞻視野。

尤其,她能繼承其父佛教藝術大師楊英風的遺風,積極結合學界佛教藝術研究資源,開設各類長短期課程,舉辦學術與實務活動,並出版佛教藝術相關著作。她多次親自帶領團隊前往印度佛教聖地參學,進而拓展至中國及周邊國家的佛寺參訪,讓佛教藝術與信仰體驗跨越地域限制。此外,她也靈活運用網路與電視進行弘法,並推動購地建立北投佛教藝術園區與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開創具前瞻性的多元事業。

本文亦指出,寬謙比丘尼的修行歷程與弘法模式,深受家族傳統與社會條件的影響。她能在出家後長期推動跨領域、多層次的弘法工作,既是特例,也難以被他人完全複製。然其經驗仍具啟示性,可作為當代佛寺經營與佛教弘法發展的寶貴借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江燦騰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23/1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