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樂社

五軒一社中,集樂社與新樂軒可謂關係匪淺,早期不少軒員是來自於新樂軒,而後也同時加入兩邊,其北管教唱排戲先生亦多來自新樂軒,演出時也常由新樂軒支援後場。

集樂社又被稱為「木匠軒」,成員大多以木工為業,以細木作師傅許金添(查某師1897~1976)和羅紀永和(永和師1885~1943)為首,第一代軒員多為其徒弟,具有近似同業公會的色彩,同時祭拜西秦王爺及巧聖先師(魯班),因此在日治時期的報導中,亦稱其為「巧聖團」。

集樂社自民國五十年代負責人相繼去世之後即自然解散了。其彩牌、鼓架等相關北管文物皆在一次大地震中損毀殆盡。本件代表圖片為民國三十八年(1949)集樂社製作的新竹都城隍廟正殿前步口八仙桌,左上方刻有「新竹 集樂社敬獻」字樣,以「異木鑲嵌」的工藝將禽獸、花鳥等紋飾浮嵌於木材表面,而呈現類似於陽刻的雕刻手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辦日期
    1970-01-01
  • 創辦地-地址
    新竹市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