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僅存的寶藏書局 經典永傳的民間文學
新竹市以具有豐厚且獨特的文化歷史底蘊為特色,在城隍廟周邊的長安街巷弄內,低調安靜地佇立著一間自日治時期開業至今的寶藏書局,不僅是竹塹地區獨立書店之始,更可謂為全臺灣最老的書店之一。其專售歌仔冊及五術命理、風水堪輿占卜及保健等漢文書籍,是目前全臺唯一尚在印製發行及販售歌仔冊的書局,是竹塹地區的獨樹一幟的寶藏景點。
「竹林印書局」自一九四四年開始營運,直至今日仍印製著歌仔冊;歌仔冊的內容題材多元豐富,與庶民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僅保留台灣傳統時代的生活面貌,還因其可運用聲音說唱的表演方式,吸引了更多人進行改編改寫的再創作,開創出本土歌仔冊的新氣象。
另位於書局相鄰不遠處的印刷廠,本市也在今年(112年)上半年以「老屋開箱」為主軸,邀請市民探訪全台唯一仍持續印製「歌仔冊」的印刷廠,廠內保留使用多年的印刷機器、木刻版及鉛字等用具,期許喚起民眾對舊城區老屋的關注、對於居住城市的文化認同,透過實際感受庶民生活的文化空間,增加對新竹無形及有形文化資產的認識,展覽獲得熱烈肯定的迴響。
本次很榮幸邀請到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擔任主編,悉心規劃主題並收錄精彩的內容六篇專文報導。首篇由主編黃美娥教授親自帶領學生們前往竹林印書局對吳照美女士進行訪談,娓娓道來吳老闆的生命歷程故事。二至四篇則以歌仔冊為探討對象的學術論文,從《鄭國姓開臺灣歌》歷史敘事的演化方式,反映出代表民間文學的歌仔冊與官方關聯的痕跡。接續專文則為探討歌仔冊在臺灣政治脈絡中的討論,從竹林印書局出版的歌仔冊於五O年代時多次被查禁,從而探討查禁系統與民間文學的歷史脈絡關係。
第三篇專文為挑選受大眾喜愛的《陳三五娘歌》為議題素材,探討竹林印書局版本與戰前已存在的黃塗本版本作為參照比較對象,從愛情觀的變化看見改寫創作的文化意義。第四篇專文為從聲音的文學觀點來看竹林版本歌仔冊和其他版本歌仔冊的比較,看見歌仔冊的臺灣化現象,不僅有「無所不歡」的題材廣度,用字遣詞亦遠比廈門及上海版本自由大膽許多。
最後一篇文章則為全面性的彙整有關竹林印書局歌仔冊現存公立單位典藏概況與書局現售歌仔冊目錄,以利有志研究民間文學者查索參考。本期文獻以「竹林印書局和歌仔冊」作為論述主題,誠摯感謝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與多位優秀的研究後進,一同為我們帶來精彩卓越的論文結晶,豐富多面向的主題內容,帶給讀者新的視野角度,在此謹向主編及諸位作者致上誠摯謝意。
新竹市長高虹安謹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