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南方澳釣艚仔(tiò-tsô-á)漁筏為塑膠材質,為南方澳最後一批釣艚仔漁筏,後由南風澳文史工作室賴榮興購得,目前存放在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釣艚仔竹筏透過漁船運載至漁場後逐一卸下至海面,各自分散作業,子母船的形式為特徵之一,早期為竹製,而後改為塑膠製,主因是竹材容易腐朽乾裂損壞。
釣艚仔子母船概念應是借鏡在基隆捕撈的日本漁民所使用的釣赤鯮子母船,利用不同尺寸可推疊的舢舨為子船,可增加船員人數、釣點;將釣艚仔漁法運用竹筏為擅長在沿海使用竹筏小琉球漁師,經對比小琉球漁筏與南方澳釣艚仔所使用的漁筏形式是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