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警總特種檢驗官傅金庚的口述訪談,2023年6月28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記錄,地點位於基隆市安樂區傅金庚家中。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國共內戰正式開打,中國經濟每況愈下,來自浙江的傅金庚試圖減輕家裡負擔,1946年12月他選擇投身軍旅。傅金庚在訪談中表示,他家原先以務農維生,父親將房屋、田地販售,開設一間用水力發電的碾米廠,但家中經濟仍未改善。談到加入部隊,傅金庚說:「我有個同學講他要去當兵講那個地方沒有什麼學歷這個限制,只要你願意就可以,小學沒畢業也可以參加,報名就錄取了。」傅金庚回憶,他與同學王阿根從村莊走到城裡參軍,二人身高離標準差一點,因為年紀小還會長高,才被允許加入。入伍不到一個月,部隊前往杭州筧橋中央航空學校集訓,駐紮在機場邊的廟裡。傅金庚經歷4個月的集訓,從基本訓練、打靶開始,他訓練時還誤擊槍枝,被班長打了20下屁股。傅金庚說:「屁股受傷,只好用土辦法,用黃紙加稻草灰敷上去,再澆米酒或高粱酒,三天左右傷口就好了。」1947年4月左右,傅金庚受訓結束,分配到空軍的航空特務旅四團三營九連,即是空軍警衛部隊的前身,隨即接到命令調往台灣,正式開啟他數十年的軍旅生涯。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