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振山跳傘紀錄卡片

物件為金振山跳傘紀錄卡,陸軍空降步兵教導團於1958年11月24日發,2023年6月23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翻拍,物件現藏於基隆市中山區的碼頭新村金宅。

照片中可見金振山的跳傘紀錄卡有他的大頭照、跳傘證書號碼為傘訓字第08635號。另一面三點的跳傘須知,說明紀錄卡為跳傘紀錄登記使用,每次跳傘或作戰前,需要將卡片繳送主管訓練或作戰部門檢查登記,實施完後再發回。卡片內頁,紀錄下金振山的跳傘經歷,從1958年11月24日到1964年3月15日,共13次的跳傘紀錄,包含初訓、複訓與演習,裝備則有徒手、武器及全副裝。高度多在1000公呎的高空,受訓地點為屏東潮州。金振山在訪談中表示,他跳過13次傘,八二三砲戰時就在屏東接受傘兵訓練。運輸機上準備空投的傘兵有16人,技術最好膽識最大排第16位,金振山就是跳第16位的傘兵。值得注意的是1961年9月27日的跳傘課目為「演習」,主官簽證是俞伯音將軍,推測是1961年,中美傘兵在9月25日開始在台灣南部為期八天的協同訓練作戰演習。國防部資料顯示,參與演習的部隊包含中華民國陸軍空降部隊和美軍一七三空降旅下轄的第五○三步兵團第二空降戰鬥群,傘兵們搭乘中美空軍協同支援的C119型、C130型、C124型等運輸機,進行空降攻擊、空投補給以及地面戰鬥行動等任務。此次由中美合作,首次規模最大名為「天兵演習」的行動,金振山曾參與其中。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金振山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6/23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