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軍汽車駕駛士金振山訪談錄:金門的狗肉與馬祖的黃魚

影音為陸軍汽車駕駛士金振山的口述訪談,2023年6月23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紀錄,地點位於基隆市中山區的碼頭新村。

1949年,來自山東的金振山成為流亡學生的一員,跟著學校渡海來台。基隆上岸後,金振山在陸軍服役,曾隨部隊外派到金門與馬祖。金振山在訪談中表示,他一共去了兩次金門,一次馬祖,金門的狗肉與馬祖的黃魚,最讓他印象深刻。金振山說:「臺灣的部隊會輪調金門,北方人雖然會吃狗肉,但南方人,特別是廣東的,吃得更厲害。部隊交接的時候,留個狗給他們,什麼東西都可以交接。」金振山指出,山東人吃狗肉時不會吃腳,廣東人則是沒有腳不吃,愛吃狗愛到部隊休息時,官兵還會牽著狗互相比較,誰的狗看起來比較好。金振山說:「在金門看他們吃狗都看得很怕,狗屁股都爛了還照樣煮來吃。」與狗肉相比,金振山更愛馬祖的黃魚。他回憶馬祖四周都是海,位置偏僻,平時都能看到黃魚在海上面跳。金振山說:「我們做坑道、碉堡都會用到炸藥。抓黃魚時,先往海裡面丟幾顆石頭,等魚放下警惕,再丟炸藥下去。」閒暇時,金振山會與同伴圍在一塊喝酒,買一斤八塊錢的豬肉,與野生黃魚一起燉煮,彼此分享美食。「野生的黃魚,加點鹽下去燉,連湯都是黃的,真是好吃。」金振山笑著說。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3/06/23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胡朝欽訪問記錄,〈金振山先生訪問紀錄〉(未刊稿),2023年6月23日,於基隆市中山區的碼頭新村金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