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陸軍汽車駕駛士金振山的口述訪談,2023年6月23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紀錄,地點位於基隆市中山區的碼頭新村。
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隨著共軍進逼山東青島,當地的中學校包含煙台聯中、濟南第三聯中、第五聯中的師生,一共3000多人乘船離開中國,金振山的即墨信義中學也在其中。
金振山在訪談表示,學校來到台灣後,他先前往彰化員林實驗中學就讀,還沒畢業即到苗栗軍部參加軍車駕駛訓練,成為一名合格的駕駛兵。當金振山的部隊派往金門協防,因為有駕駛軍車的經驗,他被選上擔任快艇駕駛,到高雄西子灣受訓。金振山說:「最風光的時間在金門開快艇,開小船,我在左營學兩個禮拜,快艇開得呱呱叫。」金振山指出,快艇無方向盤,只有一個馬達,一個方向桿,加油、轉彎都靠它,駕駛汽車與快艇方式剛好相反,反應快的人才能通過訓練。金振山說:「西子灣四個禮拜,教掌舵,像是浪的高低、機械、電路、油路等等。我有信心,給我一艘船,把螺旋槳打掉,都有辦法開回來。」最後,長官觀察金振山頭腦好反應快,在兩岸局勢最險峻的時刻,將他調往金門,擔任突擊隊的快艇駕駛,經歷過「九死一生」的任務。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