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空眷村第二代鄭潤芝訪談錄:二空天主教幼兒園

影音為二空眷村第二代鄭潤芝的口述訪談,2024年1月27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紀錄,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仁和國民小學。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利,數百萬軍民渡海來台,當時二歲的鄭潤芝跟著在空軍服役的父親,抵達台灣這塊未知的土地。

鄭潤芝在訪談中表示,他們一家來自湖北漢口,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落腳台南的二空眷村後,家中孩子都在二空的聖母升天天主堂受洗、讀書、禮拜,甚至一位弟弟從小在天主教學校接受教育,成為了鄭潤芝家中唯一的神父。

隨著二空的人口逐漸增多,除了原有空軍幼兒園外,1965年二空聖母升天天主堂又創辦聖愛幼兒園,正逢鄭潤芝高中畢業尋找工作,幼兒園又正好缺教師,鄭潤芝因天主教徒的身份主動應徵成為幼兒園的一員。鄭潤芝憶起:「跟小朋友在一起,我們都要教導小朋友,是不錯,我的學生年紀也都很大了,四十幾、五十歲了。」鄭潤芝在幼兒園待十多年,幼兒園累積了許多鄭潤芝青春時的回憶,直到鄭潤芝考上軍中的僱員,幼兒園的工作才劃下句點。但當地人都知道,二空第二代裡有一位幼稚園的鄭老師,對天主的信仰十分虔誠呢!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4/01/27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胡朝欽訪問記錄,〈鄭潤芝女士訪問紀錄〉(未刊稿),2024年1月27日,於台南市仁德區仁和國民小學。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