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二空眷村第二代李長勝口述訪談,2023年12月28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陳奕晴紀錄,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台南二空眷村位於空軍台南基地旁,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居民多在基地的443聯隊或空軍後勤司令部第二供應處服務,其中包括來自河北省邢臺縣的李迎洲,一大家子就此在二空落地生根。
李迎洲兒子李長勝從小在眷村長大,非常懷念村子,他笑著說:「我是第二代年紀較長的,住在仁愛村301號,西村是仁愛村,砲彈指揮部那塊地方,仁和國小到後面那一塊。小時候會去西瓜山採西瓜玩,或是去附近的甘蔗田偷拔甘蔗。」 李長勝表示,二空的道路不寬,還沒到燒飯炒菜的時間,大人都會聚在一起聊天,燒好菜互相送一點,小孩則喜歡到空曠的地方玩,彼此感情非常好。
2007年二空開始改建成國宅,居民從平房改住進水泥大樓。李長勝說:「改建時,大家希望有菜市場跟活動中心,但國防部忽略了不給,很多居民感到失望。我父母親都沒有住過國宅,這進去後門一關,張三李四都不認識,生活習性改變,以前鄰居很和睦,現在都不認識。」即使到現在,二空新城的周邊還是沒有一座完善的市場,政府雖要在當地打造眷村文化園區,只希望能有活動空間讓大家使用。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