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空的客家媳婦王瑞馨訪談錄:初到二空生活

影音為二空眷村第一代王瑞馨口述訪談,2023年12月29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陳奕晴紀錄,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二空眷村位於空軍台南基地旁,二空最早可追溯於1950年代,大部分由在基地服役的官兵眷屬所組成,包括來自河北邯鄲的成鴻玉,他與王瑞馨婚後先在北部居住,1969年1月1日搬到台南。

談到剛到二空的生活,王瑞馨在訪談中表示,住家門口有甘蔗田,眷村也都是泥巴路,軍中有補給米、麵、鹽巴、油等,吃不完就拿給娘家,但等孩子大一點就不夠吃了。由於軍人薪俸有限,王瑞馨夫妻二人都抓緊時間做臨時工。王瑞馨說:「老爺兩天休假一次,二空旁的生產路上有台糖的糖試所,村里的阿兵哥會去幫忙養豬。餵餵豬隻、洗一洗豬舍就有錢拿,一天四十五塊。都是軍中同袍們互相,分一些給我老公做,我老公沒空就我們去,我兒子也去過,飼料都三十公斤以上。

「當時有什麼工作我就做,我還背著小孩跪在馬路上做糊紙。」王瑞馨說,二空有一戶張家會拿糊紙到村子加工,王瑞馨在分一點工作來做。台南太陽大,路上的糊紙一下就曬乾了。但糊紙最怕下雨,王瑞馨說:「夏天西北雨來了,我要看著天、看著雲,雲快到,沒辦法吃飯就趕快去把糊紙收回來。」在那一張張的糊紙,一包包的飼料中,王瑞馨夫妻兩人辛苦的工作,只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3/12/29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胡朝欽訪問、陳奕晴記錄,〈王瑞馨女士訪問紀錄〉(未刊稿),2023年12月29日,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