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空的客家媳婦王瑞馨訪談錄:台灣的家、大陸的家

影音為二空眷村第一代王瑞馨口述訪談,2023年12月29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陳奕晴紀錄,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利,近百萬軍民隨著部隊來到台灣,包括來自河北的成鴻玉。

成鴻玉1929年生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通頭村的成家莊,隨著1946年國共雙方發生衝突越演越烈,因成鴻玉家中富裕,成為共產黨的八路軍鬥爭對象,1949年共軍抵達成家莊。成鴻玉的妻子王瑞馨說:「內戰時,先生的母親勸他帶著弟弟離開家鄉找國民黨軍隊加入,但在半路上他弟弟突然想家放棄同行,只好與流亡學生一同來到台灣。」

離開家鄉前,成鴻玉在成家莊早已娶妻,他曾對妻子說:「半年就會回來。」結果隔著台灣海峽,望著家鄉的日子是日復一日。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中,成鴻玉已經透過遠房表弟寄送信件,信件經過香港轉往三地,才得知家中的消息。信中寫下他的母親因悲傷過度失明、二哥精神失常、妻子改嫁他人。直到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成鴻玉時隔近40年終於能回河北老家。當時他準備黃金、手錶給親人,家人也在村子口裝設拱門及布條迎接成鴻玉夫婦的到來。返家前,成鴻玉特意將老家墓地的土壤、香爐裡的粉末放到台灣的祖先牌位前,讓後代永遠記得大陸的家在哪裡。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12/29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胡朝欽訪問、陳奕晴記錄,〈王瑞馨女士訪問紀錄〉(未刊稿),2023年12月29日,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