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空的客家媳婦王瑞馨訪談錄:回憶先生成鴻玉

影音為二空眷村第一代王瑞馨口述訪談,2023年12月29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陳奕晴紀錄,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全面撤退來台,台南二空眷村住著一群來自中國大陸的官兵,包括來自河北的成鴻玉。生長在台灣的王瑞馨二十歲時嫁給外省空軍的先生成鴻玉,她都稱呼丈夫為「老爺」,王瑞馨笑著說:「老爺叫成鴻玉,民國18年出生,家鄉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通頭村,好不容易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與共產黨八路軍打,到處都是屍體,八路軍四處招兵,因先生的家屬於黑五類,共產黨來村莊抓青年,父母叫孩子們逃跑,成鴻玉離開村莊找到國民黨的軍隊,隨著蔣中正離開中國、撤退來台灣,落腳從軍一輩子。」

王瑞馨表示,成鴻玉的姓氏較為少見,他是來自河北的邯鄲市永年區通頭村,那有一座成家莊。據傳戰國時期皇帝帶著一位成家的人帶往因蟲害滅村的村莊,成家在地人口逐漸擴大,至今整個村莊的人都姓成。來到台灣後的成鴻玉十分想念家人,但直到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後,才有辦法回家。但此時家中長輩已凋零,僅能在雙親的墓地前說著道不盡的思念。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12/29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胡朝欽訪問、陳奕晴記錄,〈王瑞馨女士訪問紀錄〉(未刊稿),2023年12月29日,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