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成鴻玉拖機作業照,由二空眷村第一代王瑞馨提供,拍攝約於1970年代,2023年12月29日由胡朝欽翻拍,地點位於台南市仁德區二空眷村文化營造促進會辦公室。照片現藏於台南市仁德區成宅。
照片中可見成鴻玉身穿空軍軍服、頭上配戴軍帽,雙手握飛機拖車方向盤,飛機拖車前頭編號為「67-75369」後方戰機為RMiG-19偵察機,編號為紅字「3171」飛機拖與飛機中間有一根拖桿,車速不得超過五哩。
住在台南二空眷村的成鴻玉來自河北邯鄲,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成鴻玉因為姊夫在空軍服役的關係,從小夢想當一位飛行員,但是體檢未達標準,被編列為空軍戰管聯隊,初在屏東受訓,受訓完到台北竹子山雷達站值班,居住在三芝戰管聯隊兩顆大圓球下方的眷舍。
成鴻玉的妻子王瑞馨在訪談中表示,1969年成鴻玉攜家帶眷搬遷到台南,於台南443聯隊任職飛行管理,平時待在塔台上監看飛機起降,塔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當飛行員駕駛飛機經過,塔台用無線電引導飛行員滑行、飛行、下放等,讓飛行員順利地滑出跑道、下降於跑道上,這一份工作需要高度的專注及用心,溝通技巧也不在話下,成鴻玉雖然成為一名地勤人員,軍旅生涯始終認真工作,成為飛行員最堅強的靠山。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