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前的庭院也是由王秀蓮建築師親自設計的,中間是一個圓形的水池,四周擺滿了各式品種的花草,其中也有盛開的蓮花。水池外圍的步道延伸至兩側,一邊可以通往事務所,一邊連接游泳池通往住宅一樓右側,動線清晰且寬闊。除了前方的庭院,住宅周圍隨處可見盆栽造景和收集的擺設等藝術品,體會到了王秀蓮對生活的熱愛,也印證她對人生的感悟:「一花一木一人生」。
王秀蓮是臺灣戰後第一位女性建築師,也是成功大學(當時為臺灣省立工學院)第一屆女學生,西元1952年(民國41年)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西元1953年(民國42年)參加國家考試並及格,西元1954年(民國43年)考取建築師執照,同年與建築系的同班同學林錫山結婚,創立了秀山建築事務所,執業近60年,設計建案超過700件,主要作品有:臺南佳佳飯店(佳佳西市場旅店前身)、臺南女中體育館及音樂館、聖功女中大禮堂、臺北天主教公署、郭綜合醫院等。王秀蓮家中是做布料生意,自己也擅長縫紉,家裡很多衣服也都是她親自縫製的,而裁縫技藝也和建築設計互相影響,成為她獨特的風格。王秀蓮稱自己為「草地建築師」,規劃概念皆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認為是人住房子,不是房子住人,設計的民宅、校舍、飯店向來不迷信昂貴的進口建材,強調運用在地材料,建造堅固耐用的房子;對於室內採光、通風、廚房及熱水器如何排放廢氣,都特別講究。
參考資料:
1.許麗玉(2018年6月1日)。建築的記憶,技藝與轉化。台灣女建築家學會。https://wataiwan.org/press.php?category=6&post=14&page=2(瀏覽日期2024/3/25)
2.楊淑芬(2013)。從容大器--訪建築系校友王秀蓮。成大校刊。243(4),26-27。https://nckur.lib.ncku.edu.tw/retrieve/148393/0010913001-000001.pdf(瀏覽日期2024/3/25)
3.詹翹(2023)。憶臺灣第一代本土女性建築師王秀蓮。成大校刊。280(3),72-77。https://magazine.web2.ncku.edu.tw/p/412-1070-82.php(瀏覽日期2024/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