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所展示的物件為放置漁獲的竹製魚簍,目前存放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魚簍都是來自南投竹山的製品,新的魚簍一般可裝100公斤,當使用過一段時間後,魚簍較寬鬆可裝到120公斤,由於魚簍編織的孔洞,從縱向數起有九目,也有「九目籠仔」(káu ba̍k láng-á)的說法,一艘漁筏只會放置一個,待裝滿時旋即回到船上卸貨再出發。
收納釣艚仔(tiò-tsô-á)漁獲的漁具只有兩種,一種是「九目籠仔」,另一種是網袋,有苧麻材質的,後來也有塑膠線穿製的。當籠子裝滿後,會用網袋裝魚,並掛在水裡,也可穩定海浪中的漁筏,大多只在鯖魚旺季時使用。
「九目籠仔」除了釣艚仔外,也是南方澳漁業基礎搬運工具,當時的巾著網或其他漁法,在漁船卸貨時都是利用「九目籠仔」起貨上岸,甚至岸上有特定的漁工使用籠仔負責搬運漁獲,稱為搬漁班,或者送到漁會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