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少林長拳螳螂門新的看板

少林長拳螳螂門新的看板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少林長拳螳螂門新的看板

武館成立少林長拳螳螂堂門協會時民國80年代新成立的看板。

長拳者,以其勁力,快速剛猛,講究身法之前後變化。

螳螂拳,以其巧力,近身靠、轉、摟、黏、貼之近距離連綿攻擊,此二拳法有其相助互補之功,因此在中華國術會的協助下由新生國術館正式成立「長拳螳螂門委員會」。

高師教授基本功中還有拍打功(排打)於站步的同時,師父會幫每一位弟子進行拍打,先要我們均勻有肚子呼吸然後氣沉,胸、腹、下腹(即下丹田位置)而後背、腰、大腿、小腿,師父會要我們氣沉何位後用手臂或鐵砂棒拍打(此也是練習氣功的一種方式)名為。排打功,弟子們相信許多練習已久的師兄們幾個重拳打在身上,不會對他的身體稍受影響的。

溜腿、扣臂,站步完溜後即開始留腿以伸展筋絡,分別為前抬腿、穿心腿、彈腿、蹬腿、二起腿、旋風腿、擺連腿、掃螳腿,來回幾趟練習,再雙人面對互練,抓、採、勾、拿、互扣手臂、扣腿.......等,反覆幾次,才算基本功練習完成。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撰寫者
車雅惠
創作者
新生國術館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4/03/14
媒體類型
其他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