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礦工兒女的日常-檢拾

這是朱健炫攝影家於1974年在土城海山煤礦坑木場拍攝。在礦場工作的家庭,家境多為清貧困難,「撿拾」就變成生活中補貼家用重要的事務。礦場的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紀就知道要分擔家計,騎著比他個頭還大的腳踏車來到坑木場撿拾不堪使用的廢木回家。撿拾回家的木頭會進行加工處理,先將木頭燃燒一陣子後,再用蓋子悶熄,即產生無煙木炭,提供家庭煮飯、燒水等使用。婦人會趁著下工後或假日拿至市區叫賣,貼補家用。一般木頭經過處理後,十斤的木頭燒一燒僅剩七斤成為木炭,所以有時候大人們為了減少背負的重量,他們會從撿拾的地點(捨石山或坑木場)先進行燒至加工作業,再背運回家。為了生計努力的生活著,那種生命的悸動撼動著我的心。這張照片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把周圍環境都融入進來,完整描寫坑木場的整體景物配置,並把小男孩的腳踏車誇張化,凸顯出小孩認真為著家盡點微薄心力的奮力過程,是如此激勵人心。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朱健炫
  • 撰寫者
    王新衡
  • 創作者
    朱健炫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照片
  • 存放位置
    台北市北投區明德路8號11樓之2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