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中市和平區泰雅族背簍製作工具

臺中市和平區泰雅族背簍製作工具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臺中市和平區泰雅族背簍製作工具

臺中市原住民族文化館此次田調主題是以臺中市和平區泰雅族背簍為主,藉此將背簍特色及形式、編製材料、編製種類、編製技法及過程等工藝技藝保存下才,此圖片為背簍製作工具,依照吳家丞老師在實際製作杯簍過程,羅列出所使用的工具,並且加以說明工具用途。不過,老師提醒工具還是要隨個人的使用習慣作彈性調整。經調查彙整的編製工具共有 17 樣,以下依序介紹名稱與用途。鐮刀 使用於採藤、去除藤刺、大刀鋸 使用於砍斷較粗的植物(或物件),如砍取黃藤莖部位、小刀鋸 使用於剖藤與削藤、鋸子 使用於鋸掉較粗的藤,如鋸除部分藤腳、園藝剪刀 使用於剪斷較細的藤、大剪刀 使用於剪斷多餘的藤、自製細鐵棒使用於調整藤口、穿刺洞孔等輔助工具、手套 使用於採藤與燒藤之時,避免刮傷,保護雙手、白麻線 使用於設立中心點、綑綁底座等、黑束帶 使用於暫時、 噴燈 使用於燒烤藤條,藤條受熱後,易調整彎度、布尺 使用於測量需要的藤長度,如藤口、藤身、藤腳、背簍等、紅膠帶 使用於暫定綁住藤口兩端接口、鐵鎚使用於固定藤釘入釘子,如藤口、四邊型底座、小釘子 使用於固定藤釘入釘子,如藤口、四邊型底座、錐子 使用於藤口上鑽 9 個洞孔,藤條(一字起) 穿越洞孔,綁住且固定於簍身上、黑奇異筆 使用於藤上做記號,以利切割,確立編製範圍。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撰寫者
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
創作者
Watan•Yumin 吳家丞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