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女性水利人的甘苦談

嘉南大圳自1920年開工已屆百年,時至今日,這座水利設施依然是嘉南地區重要的灌溉設施,其背後是百年來水利職人日常維繫與經驗傳承的結果。他們的故事,值得被細細紀錄。

水利人員的工作多較粗重、危險,過去的農田水利會認為女性較不適任,故女性錄取門檻較男性為高,女性職員較為少見。

水利工作中,有許多格外需要體力的工作,包含巡視廣大管理區域內的各處水門、渠道,且水門的開閉以往多為手動,調整水門不僅需負擔水門的重量,更要與沖刷水門的水壓對抗;又各處渠道寬度與深度各異,逢特別寬或深的渠道,便需要相當的體格,才能負擔檢查與修繕作業。種種需要體力的辛苦工作,使得女性難以參與農田水利會的工作,甚至被排除在外,女性若想要進入農田水利會,便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更長的時間。

不過,近年來,農田水利署逐漸進行一些舊有水利設施的改革,例如,針對水門,將以往水閘門的旋轉把手改為垂直的設計,改以齒輪帶動水門開關,得以較省力地開閉、調整水門,讓女性職員也能輕鬆地操作;針對渠道,則進行內面工改善、改建為U型溝等工程,調整渠道的寬度與深度,使其更安全也更易於維護等。藉由以上改革,工作環境越發友善,使得近年女性職員逐漸增加,符合時代講求性別平等的趨勢。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1/02/02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