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美軍顧問團聯絡官葛建業訪談錄:從南京兵工專門學校到臺灣

影音為美軍顧問團聯絡官葛建業的口述訪談,2023年5月29日由黃儒柏、胡朝欽訪問紀錄,地點位於新北市中和區葛宅。

1945年中日戰爭爆發,來自江蘇的葛建業加入青年遠征軍的行列,戰爭結束後他在16歲時考上南京兵工專門學校第四期軍官訓練班。但隨著國共內戰越演越烈,1948年他隨著學校前往上海,準備搭乘貨輪前往臺灣。葛建業說:「當時上海沒有貨輪可以搭乘,從1948年底到1949年的2月才有船開。」葛建業乘坐「新康輪號」花了3天時間才在基隆上岸,貨輪上不僅載滿90位南京兵工專門學校的學生,也包括南京金陵兵工廠的職員,值得慶幸的是船上的飯菜是用蒸氣煮的大鍋菜,在當時算是非常美味的佳餚。在基隆稍許歇息一天,學校奉令前往高雄鳳山復學。葛建業回憶,當時自南京前往臺灣的學生,1期有4個大隊,1大隊分為16個中隊,1個中隊約132個人,但這132人中有2名學生因受不了訓練而被淘汰。

葛建業指出,復校的學校為陸軍軍官學校,他那期的學生水準較好,所學皆為英文原文書,晚上晚自習,9點便得回寢室休息。但葛建業常常在教室研讀至晚上12點,不懂就查英文字典,直到隊長要求關燈,才乖乖回到寢室休息,終於在1949年11月順利畢業。當初在官校求學時培養的英文程度,讓葛建業日後被部隊派往美國交流,成為美軍顧問團與中華民國兵工技術方面的溝通橋樑。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胡朝欽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23/05/29
  • 媒體類型
    聲音
  • 參考資料
    黃儒柏訪問、胡朝欽記錄,〈葛建業先生訪問紀錄〉(未刊稿),2023年5月29日,於新北市中和區葛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