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八二三戰士劉以皐海軍照

物件為八二三戰士劉以皐海軍照,拍攝時間約在1955年,2023年7月1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物件藏於新北市石門區劉宅。

照片中可見劉以皐身穿水兵軍服,其寬大、延伸至背後的衣領是顯著特徵。

在今新北市石門區,有一群因八二三砲戰立有戰功,取得榮民身分的台灣及義務役官兵。劉以皐與劉兩旺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二人因年紀相近,一同加入海軍服義務役,他們一人被派到驅逐艦上,一人則在運輸艦上當兵,二艘船艦都曾協防八二三砲戰中的金門。劉兩旺回憶,1958年發生八二三砲戰時,他隨著「太昭」號驅逐艦前往金門外海支援,當時共軍時常派遣小型快艇進行騷擾工作,並躲進百姓的舢舨內,伺機發動襲擊,故當時國軍一旦看到這些舢舨,都會要求他們將船分散,如未回應他們的要求,船艦上的官兵便會向這些小船開砲。劉以皐搭乘的運輸艦則是自高雄港載運米糧、木炭、油料及陸軍官兵前往金門進行運補,官兵們必須搶灘將輸送物資運上金門島上,共軍下雨般的砲擊時常使運補中的許多陸軍官兵遭受嚴重死傷。劉兩旺說:「驅逐艦在金門外海停靠或巡邏時,經常實施禁水令,無法隨時隨地的在海上使用自來水盥洗,必須透過運輸補給艦上存放大量的自來水,向驅逐艦進行補充才可以用水。」載運水的運輸艦則是由劉以皐負責,劉以皐說:「運輸艦補水給劉兩旺的驅逐艦時,我就在船上,還遠遠的用望眼鏡看到他們在玩水。」

劉兩旺回憶,有一次驅逐艦在補完水後,大夥開心的在浴室洗澡,卻有一發砲彈自廈門往到驅逐艦打,船隻差點被砲彈擊中,在一陣搖晃中,大家趕緊穿上衣服備戰。當時劉以皐的運輸艦距離驅逐艦有段距離,但他也曾看過從廈門的砲彈如下雨一般打向金門本島與外海的船艦。這張近70年前的海軍大頭照,是劉以皐至今僅存的從軍證明。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黃儒柏/胡朝欽
  • 貢獻者
  • 創作者
    劉以皐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7/01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