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為張朝興的照片牆,牆上分別掛著1968年榮民總醫院慶祝院長選中研院院士紀念照及2012年榮獲基隆好人好事代表紀念合影。2023年7月3日由青潮人文工作室研究員胡朝欽拍攝。
照片中可見兩張合影以上下形式,分別用釘子與繩子掛在牆上。上方合影畫質清晰,人物清楚,外圍為紅色木質相框,照片下方字樣為「基隆市101年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大會與基隆市長張通榮合影101.08.08」合影中可見時任政府官員與張朝興一家人。下方為黑白照片,版型較長,外圍為咖啡色木質相框,照片上方字樣「榮民總醫院慶祝 院長盧公致德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留影紀念 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一日攝」
1963年,張朝興國防大學專科部畢業,成為正式醫師,分發至陸軍四十一師衛生連、海軍總醫院外科部以及南沙群島服務。回台後,他前往基隆海軍第三醫院外科部,任職幾個月後,他到榮民總醫院的整型外科進行培訓,學習燒燙傷治療、植皮、創傷重建等專業技術,他回憶起培訓期間,院內慶祝院長晉升為中研院院士的場景,他說道:「照片左邊是整型外科站的地方,院長升研究院院士,大家慶祝,那時候我在整型外科,站在最後最高的地方。」通過半年的培訓,張朝興返回海軍第三醫院時,被晉升為外科總醫師,不僅在整型外科有卓越表現,對於一般外科手術也能應對,這次培訓讓他在外科的升遷無需再進修。張朝興退伍後在基隆開設煥榮診所,特別將在榮民總醫院的紀念照與好人好事代表合影裱匡,掛在診所等候區的牆壁上,這兩張照片是他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記憶片段之一。
※本筆詮釋資料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財團法人榮民榮眷基金會共同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執行「移動•行動-戰後臺灣榮民與眷村生活記憶暨轉譯計畫」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