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秀桃口述訪談

桃園有許多不同軍種的眷村,慈恩一村位於蘆竹,屬於空軍眷村之一,曾住在慈恩一村的張秀桃,訪談中講述許多關於自己的眷村故事。張秀桃表示,自己從小住在新竹寶山,家中務農生活困苦,透過嫁給外省人的姪女介紹,認識來自安徽的先生萬度鴻。婚後張秀桃住進桃園慈恩一村,但嫁給外省人的生活,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輕鬆,當時軍人薪餉微薄,眷村媽媽們仍需做家庭手工貼補家用,一邊帶孩子一邊工作,是當時眷村中最常見的景象。張秀桃談到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他認為應該是民國76年(1987)政府開放兩岸探親後,陪同先生回到安徽老家,那段時間所感受到的文化衝擊。她表示,大陸人的家裡沒有神主牌位,墳墓也跟台灣不太一樣,有點像過去的台灣農村,先生也住得不太習慣。張秀桃談到居住環境,提到慈恩一村面臨老舊搬遷的命運,一家人也搬到桃園陸光國宅,國宅興建時張秀桃還跑到工地「監工」,看到粗壯的鋼骨建材,心理踏實多了,如今在國宅也住得安心舒適。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張秀桃
  • 時間資訊
    採訪時間
    2019/08/17
  • 媒體類型
    影片
  • 地點
    錄製地點
    桃園市龜山區陸光社區 (121.331905, 24.99553)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