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宜新,民國24年生。念小學時,母親以積蓄送他一支口琴,此後,這支口琴就伴著他,走過對音樂狂熱的成長旅程。就讀建國中學初、高中部期間,曾加入口琴社。1957年大學畢業後,於金門服預官役,開始自修樂理、自學吉他,並成立,「曇花吉他樂團」。1962年進入台中中聲電台擔任主持人,1970年以台語歌曲《送君珠淚滴》獲得第一座「金曲獎」。
除了雅好音樂,曾嘗試擔任製作人。1971年製作家喻戶曉之節目「田邊俱樂部」,後改名「歌唱擂台—五燈獎」,創下電視界前所未有的高收視率。接著,又製作中視「六燈獎」及華視「歡唱奪標」等節目,培育出不少藝界人才。1978~1994年,擔任「新光盲人爵士樂隊」教練,某次在國父紀念館演出時遇上停電,眼盲的樂手們憑著背譜在停電中繼續奏樂,贏得現場觀眾如雷掌聲。
向以作詞、作曲、編曲、電視節目、唱片製作、及培育音樂人才為畢生職志,因有感於台灣兒童多傳唱成人流行歌曲,乃發願編寫101手兒歌。目前,為響應全民歌唱,正編輯出版《卡拉OK寶》。有感樂譜是所有音樂人共同文字,未來將透過「龍門吉他室內樂團」出版一本由他編曲之《吉他合樂譜》,內容包含中、日、英文解說本,藉以促使本土音樂與世界樂壇接軌並相互交流。
最高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
經歷
中聲電台節目主任
台視五燈獎、中視六燈獎、華視歡唱奪標製作人
現職
龍門吉他室內樂團音樂總監專屬編曲
中華二十一世紀康樂生活傳播協會常務監事
獎項
1970年以「送君珠淚滴」台語歌曲獲得第一座「金曲獎」講座
山葉公司作曲比賽第一名
本件內容出自《新竹市百位藝術家小傳2008表演藝術篇》,第10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7年)
新竹市文化局歷經兩年蒐集整理建置了新竹市表演藝文人才資料庫,並從中選錄一百位藝術家,領域囊括中樂、西樂、戲曲、舞蹈、演藝等,將其生平與代表作品編纂成冊並撰寫小傳,盼藉由藝壇人物的生平事蹟,能鼓勵後學、啟迪人生,使新竹市表演藝術工作的推展能更深遠流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