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攝於1960年代,記錄的是一戶人家的禾埕。後方建築應為三合院的正身,簷廊採出屐起工法,不落簷柱。門楣門框無橫批對聯,除左側院牆設有石條窗櫺,建築未有任何裝飾。
屋前的禾埕常是曬稻穀、做農事,同時是家中小孩嬉戲之處。照片前方有兩個大水缸,為儲水的器具。在自來水未普及之前,家家戶戶都會到鄰近的河邊或水井打水,再將打回來的水倒入水缸裡備用。水缸上是正在曝曬的蒜頭以及仙草,一旁有斗笠與竹篾,屋前則晾著衣物。婦女正在處理農事,右邊的小孩蹲在地上玩耍,呈現了當時客家三合院的生活場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