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雞血石印呈長方形,印身側面窄而收尖。全印以蘇軾《後赤壁賦》意象構圖:正面雕平直陡峭的山壁,將印石上方大塊紅斑巧雕為赤壁。山腳下江水湍急,波濤間浮一小舟,舟上坐東坡與二舟客以及一搖櫓船夫共四人。月出於山巔之上,一飛鶴翱翔於天際。印身背面雕松石崖壁,老松橫倚。飛瀑自小橋下湍流而出,叢山高台上,東坡與道士兩人拱手作揖。左側崖壁上刻楷書六行:「赤壁我曾識,巉巗今復遊,千山木葉落,十月夜登舟。寥寂吾良樂,風霜客不留,橫江一孤鶴,不與歲時流。檃栝蘇子瞻後赤壁賦即用賦字。長春居士著。乾隆丁巳孟冬月,小臣施天章恭雞血石印呈長方形,印身側面窄而收尖。全印以蘇軾《後赤壁賦》意象構圖:正面雕平直陡峭的山壁,將印石上方大塊紅斑巧雕為赤壁。山腳下江水湍急,波濤間浮一小舟,舟上坐東坡與二舟客以及一搖櫓船夫共四人。月出於山巔之上,一飛鶴翱翔於天際。印身背面雕松石崖壁,老松橫倚。飛瀑自小橋下湍流而出,叢山高台上,東坡與道士兩人拱手作揖。左側崖壁上刻楷書六行:「赤壁我曾識,巉巗今復遊,千山木葉落,十月夜登舟。寥寂吾良樂,風霜客不留,橫江一孤鶴,不與歲時流。檃栝蘇子瞻後赤壁賦即用賦字。長春居士著。乾隆丁巳孟冬月,小臣施天章恭鎸。」此印雕刻用刀深刻而對比強烈,刀法峻直,構圖滿而重視刻劃細節,屬於嘉定竹雕傳統下的產物。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