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

王世傑生於明末,明永曆36年(1682)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運糧有功,被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刮地墾荒,又稱「跑馬定界」。王世傑選定了先前運送糧草北上之時,對於有三條溪流縱橫交錯位竹塹(今新竹)附近沖積之土地,並打算返鄉召募鄉親一同開墾,不料隔年鄭克塽降清,清政府對臺灣實施海禁,必須要有良民證及照單才能赴台。因此王世傑等到清康熙50年(1711)帶領100多位族親正式前往竹塹社城東門街和暗街仔一帶開墾有成,繼而向西北及西南方墾荒,經營竹塹新聚落北庄與南庄,墾田數千甲,歲入穀數萬石,財富迅速壘積。 王世傑並不忘本,他在竹塹墾荒時為了能照顧留在家鄉的親族,設立了公田,每年將公田營收寄回家鄉或由族人前往竹塹領回公款,做為照顀親族、冬至祭祖及祖厝維修費用,直到日本殖民臺灣時期才中斷公款支助活動。 古厝建築左側突歸曾於清末時期出租給親族做為鴨片館之用,後來來此吸大煙的客人在點煙時不慎引起火災,突歸建築付之一炬。另建築於國軍駐守金門之初,曾暫住於此;民國49年(1960)前後,屋主王世焜鑑於建築毀損嚴重,故進行簡易修復工作。 金門縣文化局於民國98年(2009)委託中國科技大學進行「金門縣縣定古蹟王世傑古厝與古墓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期間於民國99年(2010)由金門縣文化局出資進行屋面緊急搶修工程。民國100年(2011)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進行「金門縣縣定古蹟王世傑古厝與古墓修復工程規劃設計、監造業務及工作報告書委託案」,委託建華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執行,民國101年(2012)竣工。民國110年(2021)周邊接管工程損及古厝後落後屋坡部分出尺磚及瓦隴,後進行屋瓦修繕。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家文化資產網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金門縣
金沙鎮
浦邊39、40號
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719、719-1、721地號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府文資字第0961900061號
2007-09-26 14:29:51.0
級別名稱
縣(市)定古蹟
種類
種類代碼
A99


種類名稱
其他設施


其他說明
宅、墓


現狀
1. 古墓位於牛隻放牧區內,然周邊有進行防護措施,狀況良好。 2. 古厝壁體有多處滲漬,應多加留意滲水情形。 3. 古厝後屋坡因周邊工程施工不慎損毀局部屋瓦及出尺磚,已協助提出緊急事件通報表,待後續會議商討處理方式。
外觀特徵
古厝: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加雙突歸,大厝屋頂為傳統閩南式雙坡採翹脊型式;兩側突歸則為圓規。 古厝前方有一前埕,並有一水井及浴廁。前埕地坪以花崗石鋪設,埕牆下緣以石材平砌,上緣磚砌抹灰,並以煙炙磚做花窗。 建築立面出簷縱向以拱承挑簷桁,外牆構造為「混合構造」,以土、石、磚為主。左側鏡面牆及背立面下緣以花崗石平砌,上緣為斗砌磚牆,右突歸大規壁以磚、甓、石混作之出磚入石砌,其餘皆為花崗石平砌,上緣抹灰,並以煙炙牽區隔上下。 古墓:本體包括墓碑、墓塚,塚前有墓埕及半月形墓池,在墓前方有一花崗石供桌,左右設曲手。 墓碑為花崗石造,高78公分,寬51公分,後17公分。邊框浮突,碑體背面緊鄰墓塚;墓龜為墳墓主體,以塊石做龜殼狀;墓桌為花崗石;曲手以石材構成,於墓碑兩側向左右構築。花崗石后土則位於古墓右前側。於古墓左側則以花崗石材新作一「古墓說明牌」。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古厝與古墓整體狀況良好,惟古厝後落因周邊工程施工不慎造成後屋坡局部損毀,其後續復原情形應持續關注。
使用情形
1. 古墓周邊雖有飼養牛隻,因有進行妥適防護,且管理人有進行維護,古墓整體乾淨整潔。 2. 古厝目前做為居住使用,管理人有定期進行維護,古厝整體維護狀況良好。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王OO
土地所有人
中華民國
土地所有人
蔡OO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主管機關單位
文化資產科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82-325643#813
主管機關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室內特徵
古厝:以廳為中軸線,在縱軸線依序為前廳、深井、大廳,突歸前後落房間以深井區隔。古厝為五開間型式,廳兩側為房,深井兩側為攑頭,左右突歸則各設有前後房。 前落中路牆為穿鬪式構架,分隔廳與房。上緣為菅蓁牆,下緣則為板壁。前落左右房與突歸連接處為硬山擱檁式構架,內壁皆以白灰粉刷。 左右攑頭屋頂做平頂式,攑頭上緣皆做斗砌,深井側外牆下緣以花崗石平砌,突歸側外牆則做人字砌。內壁皆以白灰粉刷。後落為硬山擱檁承重牆構造,內壁抹灰。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719
2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719-1
3
金門縣
金沙鎮
大山段
721
緯度
24.47955
經度
118.38894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ebc6963c-1b24-4649-ad00-cbe8bd825a80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3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4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6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7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8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09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0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1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2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3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4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5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6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王世傑古厝與古墓17


指定(登錄)理由
王世傑為明鄭時期開墾新竹的重要人物,其祖厝為保留明末清初的建築形式與構法,雖歷經多次整修,仍具保存價值。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