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安平海頭社魏宅

「安平」並非臺灣目前在行政區域劃分上的「安平區」,是指荷蘭時期先在熱蘭遮市週邊展開,由海頭、王城西、灰窯尾形成聚落,且妙壽宮、港仔尾以南昔日為海埔,後來在清領時期逐漸形成新生地,產生的新聚落。安平聚落出現之後,遂有海頭社、港仔尾社、王城西社、妙壽宮社、十二宮社、灰窯尾社等六社的形成。 海頭社的整個發展歷程,從1624年荷蘭人進佔安平,開始營建奧倫治堡(後改稱熱蘭遮堡)而展開。在鄭成功入臺之後,駐進普羅民遮堡並改置為「承天府」,將大員改稱「安平鎮」,以紀念其故鄉泉州府南安縣安平鎮,成為漢人在臺灣建立政權的開始,也是「安平」一詞得名之始,並沿用至今。 在清領初期,因「渡海禁令」使安平成為軍事的重鎮,水師主要以此為駐紮地,共建立有烽火館、海山館(海壇館)、金門館、閩安館、提標館等五大系統的館舍,作為士兵的住宿、飲食、祭祀以及活動空間之用。其中以海頭社地區的班兵館的房舍,海山館(海壇館)系統以及金門館系最多,前者的房舍,幾乎位於海頭社聚落。 而海頭社單伸手民宅的魏家,於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來臺始祖乃是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的魏大猷,曾在安平擔任臺灣水師協副將,其裔繁衍今安平區。且魏家的祖先擔任武官時即屬於海山館(海壇館)的館舍系統,所以魏家移民入臺時,可能就因此選擇海頭社作為落腳之處。

基本資訊

  • 現況地址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地址
    1
    臺南市
    安平區
    安北路121巷16弄2號
  • 公告
    類別
    公告文號
    公告日期
    備註
    指定/登錄
    南市文維第09218505280號
    2003-05-13 11:11:21.0
  • 級別名稱
    直轄市定古蹟
  • 種類
    種類代碼
    A3


    種類名稱
    宅第


  • 外觀特徵
    古蹟本體主要為單伸手型式,砌體磚造建築,東西兩側為磚造牆體,後院緊鄰二樓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約只留下70公分之棟距間隔,後院北側牆外地坪約80公分高以利排水。 古蹟外牆分兩種形式:灰土混水磚,牆厚約30公分,磚塊尺寸不一,磚厚有3.5公分、4.0公分及5.5公分等尺寸,表面粉刷為灰漿參雜蚵殼類物質;水泥砂漿之清水磚,其面為順砌砌法,牆厚約為26公分。西側入口為清水磚造門,頂部以線板收頭,牆體為灰漿混水磚表面,有特殊風化紋路,底部上覆水泥砂漿。 屋頂分成三個範圍: 主體正廳屋頂為硬山馬背;由桷木、桁條、防水層、灰泥、仰合磚瓦組成,單伸手部分之屋頂,由山牆為硬山馬背型式,可知屋頂亦為兩坡水形式。東側増建在祖屋之屋頂則為單面落水斜屋頂。整體屋面板採密鋪方式,無企口,以一疊二鋪設仰瓦,一疊三鋪設俯瓦。 資料來源:臺南市市定古蹟安平海頭社魏宅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2003) 、臺南市市定古蹟安平海頭社魏宅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工作報告書(2008)
  •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屋架木構件鬆脫、變形、變位、木構件白蟻腐蝕
  • 所有權屬
    身分
    名稱
    土地所有人
    魏OOOOOO
  • 主管機關聯絡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
  • 主管機關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主管機關聯絡電話
    06-2213597
  • 主管機關名稱
    臺南市政府
  • 所屬主管機關
    臺南市政府
  • 室內特徵
    魏宅為單伸手住宅以正廳為主,其餘周旁空間則臥室居住功能。以入口進入後前院或埕,接由正面深入分成、正廳、臥室(一家族使用);由右邊進入為廚房,其後方為單間浴室緊鄰一間臥室(一家族使用),廚房左側進入,為兩間臥室區域,由兩家族區分使用。 整體屋架為擱檁跨在山牆上,中間有一架穿斗式屋架。主體正廳上為木架穿斗型式,在構件尺寸運用上有三種斷面型式,直徑18公分,瓜柱18*18公分,11.5公分*6公分束子,主要接合型式為榫接,瓜柱與牆板為單缺口搭接。 古蹟本體正廳地坪為磨石子地坪,小港間、正廳後房、左護龍地坪主要以尺二磚鋪設,護龍上附水泥粉刷,正廳後房亦有局部上附壓克力玻璃,供觀賞其地坪原貌。 門窗開口部多為木製,有杉木併組板門作,連楹及連二楹的部分,除了杉木,亦有花崗石製。特殊門框為磚砌開口,外表水泥砂漿粉刷;窗戶多為內推式,少數為雙拉式;窗片分有八角窗、毛玻璃窗、四格式及六格式矩形窗形式。 資料來源:臺南市市定古蹟安平海頭社魏宅調查研究與修復計劃(2003)、臺南市市定古蹟安平海頭社魏宅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工作報告書(2008)
  •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項次
    縣市
    鄉鎮市區
    大小段
    地號
    1
    臺南市
    安平區
    石門段
    1376地號
    2
    臺南市
    安平區
    石門段
    1377地號
  • 緯度
    23.0021212876988
  • 經度
    120.162915238295
  • 法令依據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暨本府九十一年度第三次「臺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會」審查會議決議。
  • 影音多媒體圖片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2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3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4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5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6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7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檔案網址


    多媒體名稱
    安平海頭社魏宅08


    檔案說明
    109年委託博典拍攝,114年上傳。


  • 指定(登錄)理由
    1.歷史意義:安平漁村聚落中單伸手厝的歷史見證物,實值得保存下來。另安平最具代表性之單伸手住宅,有建築文化價值,且其為清總兵魏大猷後代,增添歷史價值。 2.保存良好:建築式樣為安平舊聚落的特色,保存狀況尚良好,並位於曲巷之中,足為安平舊建築的代表。 3.造型特殊:單身手磚造半樓,只十六坪之古厝,在安平地狹人稠形勢下所建特色型態建物。有山門已薄片磚裝飾葫蘆為避邪,屋頂硬山馬背,牆以厚磚砌成。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