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國51年(1962)知名的順記商店老闆張牙娶媳婦,第一排穿白短袖上衣者無牙仔,新郎為無牙仔三子張正弘,前排左二坐者無牙仔妻,右一坐者長子張正雄。在家門合照,店前隱約看到郵便代辦所招牌字,無牙仔雜貨店兼辦郵便代辦所,有寄包裹與代收掛號的郵遞服務,六張地區知名的無牙仔柑仔店早在日治時代即已由張牙設立,位於三和路三段頭與文化北路尾(舊門牌三和路三段2號,斜對面三重國小門牌1號),現在門牌已改為文化北路242號到248號,約80坪,挑高磚造一層樓,人住樓中樓及屋後。當時六張地區除了三重國小和德林寺外,也只有無牙仔柑仔店對面的「十間仔」有人口聚居,及較遠的莊厝、蔡厝等散居外,整個六張地區還是稻田與蔬菜一片,淡水河沿岸則遍種秀英花與茉莉花(註:北方長泰地區則以種植黃枝花為主)。
「無牙仔」柑仔店正名是「順記商店」(註:後因政府採用相關商號登錄制度,原名由別人搶先登記,後又改名「老順記」商店),經營者張牙外號「無牙仔」遠近馳名(註:張姓老板並非缺牙外號才叫無牙,據其長子張正雄表示,父親牙齒正常,其外號是小時祖母取名的,本名反而被遺忘了)。「順記商店」販賣雜貨種類繁多,粗米碾白米批賣為最主要業務,農業時代由於大家庭人口多,來買白米者一次都是50公斤、100公斤以大布袋裝,唯窮苦人家一次只能買3公斤、5公斤的紙包裝米;店內也賣綠豆、紅豆、「掬子軒」可樂等食品飲料,還有醬油、「太陽」肥皂、碗公等各類家庭用品,可說是早期最知名的三重埔雜貨店。
早年郵局尚未興盛時,無牙仔雜貨店是郵便代辦所,有寄包裹與代收掛號的郵遞服務,三重埔年輕人在外地新竹州等地當兵時,家人都會透過「順記商店」寄現金袋,以解少年人在外地盤費的燃眉之急。另外,透過三重國小附近的香菸配銷所販售香菸,生意很好,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做甜稞,無牙仔光賣砂糖就賣了100公斤,100大包糖重10噸,幾乎無所不賣。由於位處當時舊三重埔地點,不只是當地六張人買雜貨唯一選擇,附近的長泰、三張、後竹圍、車路頭、分子尾、溪尾,及遠從成仔寮、八里等地民眾都會專程來此採購,若乾糧等商品存貨不足時,「順記商店」就向台北市迪化街等地批發進貨,因此琳琅滿目貨品不虞匱乏。


